印巴空战刚过一个月,全球军火市场炸锅了!巴基斯坦用中国歼-10C战机挂载霹雳-15E导弹,一口气干翻印度三架“阵风”——这法国货单价8000万美元,36亿天价订单被撕开遮羞布,残骸照片传遍全网。
可印度媒体《欧亚时报》突然放话:最大赢家不是中国,而是韩国!理由更魔幻:韩国KF-21战机要抢欧洲订单了。实战王者输给“纸面新兵”?今天咱们扒开军火市场的潜规则,看看这场博弈的水有多深!
1. 歼-10C实弹封神,却撞上“政治天花板”
5月7日那场空战,巴基斯坦飞行员操作歼-10CP(出口型歼-10CE)上演教科书级猎杀。印度“阵风”刚越境,就被巴军ZDK-03预警机在350公里外锁定。歼-10CP的KLJ-7A氮化镓雷达比“阵风”的RBE-AA砷化镓雷达探测距离远50公里,配合射程150公里的霹雳-15E导弹,印军飞行员连导弹告警都没听见,三架“阵风”凌空爆炸。残骸里未发射的“流星”导弹,直接钉上法国军工耻辱柱。
展开剩余70%埃及、塞尔维亚立马掉头考察歼-10C,巴铁更豪气加购36架。可到了欧洲地盘,画风突变——巴黎航展上歼-10CE实弹战绩轰动全场,欧洲军方代表私下竖大拇指,可采购清单?零!北约军官说得直白:“我们承认中国战机强,但买它等于和美国翻脸”。
2. 韩国“拼装机”躺赢?地缘牌才是王炸
韩国KF-21连内置弹舱都没有,发动机靠美国通用进口,雷达核心技术抄作业,纯属“半成品”。可偏偏波兰、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排队谈订单。凭啥?就凭KF-21贴着“美国盟友”标签!欧洲想摆脱F-35垄断,又不敢碰中俄装备,韩国成了“安全替身”。
更讽刺的是,韩国自己都拿不到KF-21核心技术。美国卡死发动机出口,每卖一架KF-21,七成利润回流美国军工企业。韩国赚个组装费,还乐呵呵宣传“自主崛起”。印度网友都看笑了:“阵风至少是真货,韩国卖的是政治站队说明书!”
3. 军火市场的“双标游戏”:技术输给站队
歼-10CE的实战表现,让泰国空军中将当场拍板:把采购清单上的F-35划掉,换成中国方案。可欧洲呢?波兰一边买韩国FA-50教练机改的战斗机,一边拒收更先进的歼-10CE,宁可多花30%冤枉钱。
深层逻辑就两条:
美国画红线:北约国家买中国装备?制裁大棒立刻砸下来!G7国家军火市场对中国基本焊死铁门。
欧洲求“安全”:俄乌冲突后怕制裁反噬,韩国这种“美系代工厂”成了心理安慰剂。
沙特、卡塔尔这些中东大户看得透彻,直接绕开欧洲玩新局:沙特砸3亿美元复制巴铁“歼-10C+翼龙无人机”体系,阿联酋追着买霹雳-15E导弹。金砖扩员后,人民币结算石油打通,中东风向彻底变了。
歼-10C击落“阵风”,撕开了军火市场最荒诞的真相:战机性能可以靠技术碾压,但贸易规则永远攥在霸权手里。韩国KF-21的“躺赢”,不过是美国地缘棋局里一颗棋子;中国战机的破局之路,也不在欧洲订单得失,而在金砖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的油轮上、在波斯湾联合军演的炮声中。当泰国军官在歼-10C战术海报前划掉F-35时,世界已看清:西方铁幕锁不住技术图腾,军火市场的天,迟早要变!
发布于:浙江省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